<samp id="6w2h7"><output id="6w2h7"></output></samp>
<track id="6w2h7"><i id="6w2h7"><del id="6w2h7"></del></i></track>
<cite id="6w2h7"><li id="6w2h7"></li></cite>
  • <span id="6w2h7"><sup id="6w2h7"></sup></span>
  • <track id="6w2h7"><i id="6w2h7"></i></track>

  • 站內新聞搜索:
      政務信息搜索
    收藏本站
     
    首頁 | 走進寧安 | 領導之窗 | 黨建工作 | 文明寧安 | 古城文化 | 地方經濟
      | 新聞中心 | 紀檢監察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務服務 | 公示公告 |
    <track id="6w2h7"><i id="6w2h7"><del id="6w2h7"></del></i></track>
    <cite id="6w2h7"><li id="6w2h7"></li></cite>
  • 導航
     
    導航
    更多>>  
     
    今日要聞
    更多>>  
    ·
    ·
    ·
    ·
    ·
    ·
    ·
    ·
    ·
     圖片新聞
     
    關于2023年度 ..
    關于2023年度 ..
    國務院“互聯 ..
    我市召開應對 ..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samp id="6w2h7"><output id="6w2h7"></output></samp>
  • <span id="6w2h7"><sup id="6w2h7"></sup></span>
  • <track id="6w2h7"><i id="6w2h7"></i></track>

  • 當前位置:首頁古城文化群眾文化



    續寫“非遺”保護

    發布時間:2022-10-14  發布人:張巖 [閱讀次數:229064]  。關閉


         石秋增

        在剛剛結束的寧安市第六屆流人文化節上,寧安市的文藝愛好者在雞鳴山下清代大石橋旁,以音詩畫的藝術實景再現了三百多年前吳兆騫、張縉彥等七子詩會情景。

        寧安是一片被歷史文化深深浸潤的土地,海東盛國的盛世華章,滿族的發祥地及流放地,保留了豐富的文化遺跡,這些歷史文化遺韻已成為寧安寶貴的歷史文化資源,2008年寧安市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

                   普查篩選名錄  摸清“非遺”家底

        寧安市邀請專家舉辦“非遺”普查員培訓班,掌握普查知識和具體業務,組織人員逐村普查,共普查出“非遺”線索241條,確定了70個重點項目。寧安市非遺保護中心申請專項資金,組成兩支專業攝制小組,嚴格按照省里拍攝視頻的要求,有計劃的,有重點的編撰申報非遺項目,為全面推進寧安市非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近年來,寧安市的非遺工作得到有效發展,23個省級非遺項目、47個牡市級非遺項目、64個寧安市級非遺項目;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25人、牡丹江市級傳承人45人、寧安市級傳承人62人;建立滿族民俗村3個、非遺傳習所5個、傳習館2個。近日,牡丹江市頒布了第六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計6類32項,寧安市再次有8個項目入選。

                    打造地域特色  實現共享發展

        鏗鏘的鼓聲,彪悍的舞姿,八旗陣鼓舞排練場景再現了滿族勇士一往無前的英勇氣概。

       “就是喜歡這些文化傳承的東西!睂幇彩形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孟秀霞笑呵呵地對記者說!拔疫是韃子秧歌、滿族東海莽式舞、滿族巴拉莽式、滿族楊烈舞、滿族拍水舞5個省級非遺項目的傳承人,喜歡把非遺文化傳承下去!

        寧安市以“文化建設年”為牽動,精心謀劃一系列以寧安地域文化元素命名的品牌文化節日,確定農歷正月十五為“寧古塔文化節”、農歷五月初五為“流人文化節”。非遺舞蹈《東海莽式》和《韃子秧歌》曾在首屆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和哈洽會上表演并獲得關注。在第二屆寧古塔地域文化產品展銷會期間,展出各類非遺精品、書畫作品、工藝品和文化產品千余件(套),實現交易額20萬元。2017年初,首部滿語電影《鶯歌嶺傳奇》成功首映,填補了國內滿語電影的空白。

                     接力薪火傳承  續寫“非遺”保護 

         滿族薩滿家祭是寧安非遺保護的重點項目之一,有近30個滿族家族仍保留了祭祀活動。

        “我們關氏家族每年都過‘頒金節’!币捞m崗滿族村關氏家族族長介紹說!凹易寮漓牖顒游耸韧鈱W者的關注,家庭還自建3600平方米的民俗館,陳設薩滿祭祀物品、家譜、家族史等!

        近年來,寧安市在傳承保護珍貴的非物質化遺產工作中,初步形成企業、文化、教育相互合作的雙贏新機制。2008年,寧古塔滿族刺繡傳承人賈秀蘭在市里扶持下,創辦了滿繡坊民間工藝品有限公司,集設計、繡制、旅游產品加工、銷售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企業,滿繡作品遠銷國內外,在第七屆中國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上獲得銀獎。目前,公司培訓繡娘300余人, 400平方米的展館內陳列清朝繡品、現代繡品3000余件。

        近年來,滿繡坊與寧安市實驗小學攜手開設滿族刺繡技藝特長班,讓學生走入傳統藝術文化的殿堂;寧安市群眾文化藝術學校聘請黑龍江職業學院副教授、滿語專家高新光教授來寧安講滿語基礎課;今年,寧安市電視臺開辟了專欄《刑天故事會》每周播講一期滿族故事,有力地助推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播。

    1

     



    網站標識碼:2310840001
    黑公網安備 23108402000105號

    主辦單位:中共寧安市委 寧安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寧安市人民政府 網站地圖
    聯系方式:市政府 7622494 信息中心 7671988
    版權所有:寧安市人民政府 通用網址:寧安市人民政府


    寧安市人民政府

     德信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