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p id="6w2h7"><output id="6w2h7"></output></samp>
<track id="6w2h7"><i id="6w2h7"><del id="6w2h7"></del></i></track>
<cite id="6w2h7"><li id="6w2h7"></li></cite>
  • <span id="6w2h7"><sup id="6w2h7"></sup></span>
  • <track id="6w2h7"><i id="6w2h7"></i></track>

  • 站內新聞搜索:
      政務信息搜索
    收藏本站
     
    首頁 | 走進寧安 | 領導之窗 | 黨建工作 | 文明寧安 | 古城文化 | 地方經濟
      | 新聞中心 | 紀檢監察 | 政府信息公開 | 政務服務 | 公示公告 |
    <track id="6w2h7"><i id="6w2h7"><del id="6w2h7"></del></i></track>
    <cite id="6w2h7"><li id="6w2h7"></li></cite>
  • 導航
     
    導航
    更多>>  
     
    今日要聞
    更多>>  
    ·
    ·
    ·
    ·
    ·
    ·
    ·
    ·
    ·
     圖片新聞
     
    關于2023年度 ..
    關于2023年度 ..
    國務院“互聯 ..
    【新時代文明 ..
    亚洲最大av资源站无码av网址
    <samp id="6w2h7"><output id="6w2h7"></output></samp>
  • <span id="6w2h7"><sup id="6w2h7"></sup></span>
  • <track id="6w2h7"><i id="6w2h7"></i></track>

  • 當前位置:首頁黨建工作鋼鐵團隊



    統籌各類資源 創新服務方式

    發布時間:2019-11-08  發布人:荀雙澤 [閱讀次數:246462]  。關閉


    統籌各類資源 創新服務方式

    著力探索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新路子

     

         為積極適應新形勢對城市基層黨建的新要求,強化基層力量、延伸黨建觸角,寧安市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有效途徑,推進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建設,推動黨的基層堡壘從“一元管理”向“多元共理”轉變。

        1、構建以黨組織為核心的社會治理“新體系”。一是讓街道集中精力“謀主業”。市委下決心推動街道轉變職能、聚焦主業,降低街道社區行政工作壓力,取消了城鄉社區工作局招商引資、協稅護稅職能及相應考核指標。建立了基層黨建工作三級聯席會議制度,定期召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城市基層黨建相關問題。二是讓社區理直氣壯“做主角”。全市6個社區全部建立“大黨委”,5個農村社區全部按照城市社區進行管理,規劃了社區辦公活動場所掛牌,規定社區辦公場所門前只懸掛社區黨組織、居民委員會標牌,其他職能部門單位不準強行要求社區懸掛牌匾,確需懸掛的,一律在社區場所內懸掛。取消了職能部門對街道社區單獨考核,不再將社區作為行政執法、拆遷拆違、環境整治、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等工作事項的責任主體。三是讓支部貼近群眾“當主力”。市委按照黨員數量相當、地域相鄰、志趣相投原則,在社區劃分317個網格,建立樓院黨(總)支部55個,形成了黨委建在社區、黨(總)支部建在樓院(樓棟)的三級網絡體系,實現了黨的組織和工作、社會管理和服務的全覆蓋,使基層組織和黨員在服務社區治理中更“接地氣”。

        2、打造以“黨群共建”為紐帶的社會治理“新格局”。一是建立黨建統籌機制,讓主導作用發揮出來。在城鄉社區工委成立城市黨建工作聯席會的基礎上,所有社區都組建了黨建工作聯席會分會等議事協調組織,對議事規則、內容和程序進行了規范,對社區黨組織的協調職能、駐社區單位的責任和義務進行了明確。二是建立多方共建機制,讓轄區單位參與進來。針對社區與駐區單位黨組織互不隸屬,行政上互不關聯、管理上條塊分割的實際,按照市《關于加強全市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實施意見》要求,建立了街道、社區兩個層面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全面推進了在職黨員進社區,建立了共建事項雙向清單,全市82個機關黨組織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黨組織和在職黨員到社區“雙報到”活動,3166名在職黨員認領了服務崗位。三是建立社情民意反饋機制,提升組織活動滿意度。圍繞“溝通、互助、溫馨、和諧”主題,組織社區黨員代表,成立民情懇談小組,選出民情聯絡員,傾聽社區居民群眾的呼聲,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通暢民意通達渠道。同時,小區黨組織在樓院設置了意見箱、小區貼吧等征集意見平臺,實行樓院黨小組民情信息月例會制度,并通過公示欄將落實情況公示,營造起了“有話向黨說、有事找黨幫”的良好氛圍。目前,共收集居民對樓道建設的意見和建議1200多條,幫助居民解決各類問題450多件。

        3、增添以“多元服務”為抓手的社會治理“新動能”。一是保障基本公共服務。建立穩定的社區工作經費保障制度,每年撥付社區基層黨建經費22萬元。同時,落實社區每年55萬元的服務群眾專項經費和35萬元社區辦公經費。同時,為119名社區工作者建立三級薪酬機制,辦理了集體戶,落實了“五險一金”。二是優化社區行政服務。以社區服務中心為主平臺,健全了市、街道、社區三級社會管理綜合服務平臺。目前,全市共有社區行政事務受理中心11個、服務網格317個,社區開展組織、民政、勞動保障等便民服務20余項。同時,吸收社會服務中心、社團組織和駐社區單位承接街道和社區雙重管理職能,創新以行政管理、居民自治和社會化服務“三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打造全方位、全天候、零距離的政務服務模式。三是強化社區便民服務。將“黨建為民”植入社區黨組織管理服務的全過程,通過積極推行網格化管理和實行親情化服務,突出服務民生,豐富拓展服務內容,深化服務內涵,切實為社區居民群眾提供更貼心、更便捷的服務,極大地調動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的積極性,社區的服務功能得到進一步延伸。樹立了陳莉等8名服務群眾好黨員、道德模范、身邊好人等先進典型,提升了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整體效應。

    1

     



    網站標識碼:2310840001
    黑公網安備 23108402000105號

    主辦單位:中共寧安市委 寧安市人民政府
    承辦單位:寧安市人民政府 網站地圖
    聯系方式:市政府 7622494 信息中心 7671988
    版權所有:寧安市人民政府 通用網址:寧安市人民政府


    寧安市人民政府

     德信寧安